“千年运河千里行”:北京以运河文化推动交流互鉴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21-10-18 03:19:00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杜燕)舟楫千里,贯穿南北,运河汤汤,文脉悠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活态的文明,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和情感纽带。位于大运河北端的北京,正以运河文化为载体,推动中外运河文化的交流互鉴,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其中,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它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串联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的关键纽带,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地带,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是为国家都城的服务保障而逐渐形成的漕运通道。从元朝开始,随着统一大王朝定都北京和京杭大运河的贯通,通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都东大门”。由于完善的交通体系,早在元代,北京不仅与丝绸之路联系通畅,且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通成为现实,不仅实现了南北交通渠道畅通,促进了物资、人员、商贸等在内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大运河沿线和世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此后,在大运河上往来的各国旅行家、使节、传教士不计其数。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千百年来,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牢牢把握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努力呈现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2019年12月,北京率先发布《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进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态、旅游、景观、协同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喜人。北京在白浮泉、万寿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桥、清固伦和敬公主园寝、路县故城、大运河故道、小圣庙、善人桥9处文化遗产取得重要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与北京老城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

  随着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从理念步入实践阶段,如今的大运河逐渐成为更具人文价值和时代魅力的文化符号。如何沿着悠悠运河向世界讲述运河历史故事和当代价值?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蜿蜒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运河。 中新社 史春阳 摄

  在中外媒体资源丰富的北京,由中央、地方、部分境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组成的“千年运河千里行”中外媒体采访团,17日即将从北京启程,历时7天,行程约1300公里,最后抵达杭州,用镜头、文字记录“千里行”的所见所闻。

  此次采风活动是即将举办的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旨在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共同行动,突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展现古往今来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景观,讲述大运河承载着的无数繁华盛景和动人故事,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完)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C) 2011-2024   都市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